央视网消息(新闻联播):床上的唇语冲动无修版 实现医养结合。一是按照生命周期制定健康指标,不再将大龄和老龄机能衰退当疾病,大力开展维护健康机能的康复服务;二是全专融合医护资源进社区,包括一、二级医院和急救网络,支持居家养老和基本保健服务需求,各类医疗机构要在优质高效服务体系内找到自己的位置,大型医院单体发展的时代结束了。2032年中国可能进入重度人口老龄化社会,国民平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,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个亿,届时“63婴儿潮”一代人进入70岁,可以预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增加,要从现在开始建设“医院专科/急性治疗、社区康复/非急性治疗和家庭照护/夜间看护”相结合的医护体系;三是发展长期照护事业产业和长期照护保险计划,满足高龄老人失能失智照护的刚性需求。长期照护属于带病生存的广义医护范畴,需要大力培育“家庭照护床位”以满足70%需求。德国和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计划相对成功,其经验值得借鉴。。
中新网8月5日电 遇到城市内涝或者道路积水时,民众该如何应对?需要注意哪些安全注意事项?在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、应急管理部5日举行的汛期安全知识发布会上,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中心副主任杨昆作出解答。
杨昆介绍,近年来,随着气候变化,城市积水内涝的现象比较普遍。一般来说,当降雨量超过了城市的排水能力,一些地区就会发生积水的现象,这就是常说的“城市内涝”。面对城市内涝,作为普通民众,有几点安全提示。
第一是关注预警,要时刻关注应急、水利、气象、交通等部门发布的暴雨、洪水红色预警以及实时路况等信息。
第二是避险为上,在暴雨期间要坚持非必要不外出、不涉水。平时在家中准备好一些瓶装水、不易变质的食物、收音机、常用的药品,还有应急灯等应急物资,如果地下室、地下车库已经进水了,千万不要涉险进入。
第三是要注意断电,在室内有积水进入风险的时候,要立刻关闭家中的电源总闸,避免触电风险。
第四是远离带电物。外出的时候一定要远离电线杆、路灯杆,还有变压器、配电箱等可能带电的基础设施、公共设施;还要留意电线,如果说电线掉下来落在水里面,这个是非常危险的,一定要远离。
第五是要注意漩涡。如果在路上看到有漩涡,一定要远离,因为漩涡意味着这个地方可能有下水道井盖是被冲走了、冲开了,还有可能有深坑、有激流,要远离它,避免被吸进去。
第六是要果断地弃车,在驾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,如果不能准确地判断水深,宁绕行不涉水。一般情况下,如果涉水深度在20-25厘米,对于普通轿车来说,就有发动机进水的风险,如果积水深度到了60厘米,那一般车辆大概率会熄火、会漂浮,漂浮这种状态是非常危险的。所以,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被困在深水里,要马上弃车逃生;如果车门因为水压被挡住了,打不开,就应该用破窗器等工具击打侧窗的四个角,然后破窗逃生;另外,汽车的天窗也可作为逃生的一个出口。
第七是要及时地求救。如果被困,要立即地拨打110、119来求救。
第八是要做好卫生防疫。不要让皮肤长时间地接触积水,涉水之后要尽快地、彻底地清洁皮肤。如果皮肤上有伤口,更要避免进入积水。另外,还要注意,只喝瓶装水或煮沸的水,不要吃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。 【编辑:黄钰涵】